Author Archives: 郄 磊

北京大雨引发的思考

首先向因为灾害去世的人们哀悼。

这些年,尤其是自2019年新冠肆虐以来的最近几年,各种灾害和人祸不断,新闻上听到的频率越来越高,高到有些异常的地步。

其根源是为什么,是什么引起的,是什么引发的,谁该负最主要的责任(绝大部分责任甚至全部责任),至今没个说法。

我们需要看到的是,在末世刚刚到来一样的场景下,有人却活的越来越滋润了,这些年非常得意,这本身也很不正常。因为不正常,所以引发了不正常。以不当得利者为罪魁祸首来说,是说得过去的。

北京这种城市,对自然灾害应该有充分的备案和预防措施,过了这么多年,下一场雨还能死人,这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,哪里都有主要负责人,在其位谋其政,把责任推给没得到丝毫利益的人,是说不过去的。

和编程的大模型互动需要做好的

下面是我一次互动,包括10张截图,这样才能高效的排查问题,便于对方理解。

管理员测试:
登录管理员后台,生成了2次预备登录日志,2次调取统计数据日志,均有错误。图a3(展开图a3_1和a3_2)
搜索商家后,显示找不到,错误日志,图a4

商家测试:
进入商家页面,调用了两次云函数 getBusinessStats,且可能有错误,未显示数据,图a5
商家后台主页的“快速验证邀请卡”搜索后显示的“核销”按钮,确定后无效,图a7,a8, a9
核销页面的“快速核销”功能 ……
我的卡片,没有显示数据,调用了两次getMyCards ,日志图a6
创建卡片并且同时分享时候。图10

普通用户测试:
浏览页面,获取卡片数据,日志有错误
点击“使用推荐卡”按钮后,剩余次数没有减少

阿里/淘宝就是个流氓公司

马云以前和黑社会老大差不多,坏事做绝,碰到更大的黑社会老大,栽了。这货基本上这辈子也就这样了,不会有好下场。

阿里现在培养的企业文化,也是马扁留下的,整个一阿里组,内部乌烟瘴气(我估计),流氓文化盛行,表面大数据,暗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脏事、恶事、不择手段赚钱的事、报复打击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事,有时候把中国消费者给坑了、卖了,很多中国人还喊他们“爸爸”,还崇拜(好多是他们自己营销炒作的)什么“商业巨头”。

现在他们的高管我不知道事谁(查了一下,叫蔡崇信/吴泳铭 ),估计都是马云精神遗产的继承者。也不会有好下场。

我不怕得罪这家公司,不过我有时候没办法还偶尔用一用他们的平台,因为垄断没人管。这家公司总干缺德事 — 这是他们利用垄断和赃款创造的“社会价值”所不能抵消的,说不准什么时候公司来个大爆炸,血肉模糊的,就老实了 — 当然我不会去做这种事,我不是恐怖分子,但他们缺德事做多了,必然有报应。

https://congmingren.dabaoyuan.space

三军用命,齐草泥马。

成功的用AI做了一个桌面小软件

只是测试,电脑里没装C++开发环境,直接用python开发的,执行windows桌面文件效率比较低。

但确实是完美的开发出来了。功能是可以设置多长时间提醒一次,缩小到右下角以后,右键点击可以再显示出来。

制作环境是 VS Code + AUGMENT 插件 , 用了不到20条Message 。

分享一下,点击下载:

notice.zip

Cursor 有些过份

给中国用户可用的大模型(LLM)太少。

我当然理解,这是为了防止DeepSeek之类不要脸的中国“国产”大模型“蒸馏”人家辛苦的劳动成果,偷窃人家国外的还标称是自己的。

但是中国用户,不全是低质量的垃圾用户,当然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权不认可,但不代表中华民族都是垃圾。

所以还是建议Cursor区分开来,对个别用户个别对待。

和AI交流开发项目的经验教训

1,需要尽可能详尽的项目需求文档、业务逻辑文档、技术文档和其他配套文档(合规、安全等)。

2,UI设计图需要先做出来(比如用modao这类工具)。

3,精确到每个页面。每个功能细节都要和AI探讨好。

4,需要配合Git 这是潮流。

5,能搜索引擎轻松搞定的,不要咨询AI,除了成本外,当前,还容易对上下文流畅度构成阻碍。

6,实在搞不定的局部和细节,可以去找人来咨询和开发。

7,本地开发环境必须帮AI完整搭建好,否则事倍功半。

8,需要选择一款靠谱的、主流的IDE开发工具,不是大模型一样,效果就一样。

上一篇文章的补充

并不完全是AI的实际开发能力不足。而是由于几点制约:

1,本地环境部署的复杂性,包括不断更新迭代的服务环境、软件版本。

2,脚本和应用软件的复杂性,不断更新,导致AI知识相对延迟。

3,AI对上下文的整合能力还是有不足之处,对整个项目整体控制缺乏一定理解。

4,AI和人交互的过程中,对项目的理解,和对人类要求的控制,对人类想法的变化,缺乏适应性。

零代码利用AI开发大型项目,其能力有待验证

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懂代码,或不具备开发能力和经验,则完全通过自然语言和AI沟通,当前阶段,在理想的预算下,开发完备的项目,非常困难。

现在在中国,很多优秀的LLM都已经被屏蔽,比如OpenAI,Claude等,通过OpenRouter是一个方式,只是感觉“量”用的嗖嗖快,在拼DD,淘B上买的那些中转API,表面价格低,实际质量很低劣,有的甚至到了无法正常使用的地步,而且扣“量”随意,算下来和OpenRouter成本相差不了多少,更可怕的是时间成本。

所以当前允许AI犯错误的情况下,完整开发一个大型项目,可能不比人工成本低太多。比如我交了1000多元“学费”,一个网站没法从头开发好。这其中有我在这方面经验不足,没和人工智能沟通好的原因。

但是根源,在于目前的开发能力,还是达不到某种理想程度,但是这么快的发展速度,过几年应该完全没有问题了。